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时值祖国70 周年华诞,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简称“长城会”)也进入30 岁的壮年时代。10月11 日至14 日,为期4 天的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亚太心脏大会2019(AP

时值祖国70 周年华诞,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简称“长城会”)也进入30 岁的壮年时代。10月11 日至14 日,为期4 天的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亚太心脏大会2019(APHC)、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会议2019(ICCPR)、第十三届五洲心血管病会议如约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王陇德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副院长王辰,同济大学副校长、本届大会主席陈义汉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五洲心血管病会议主席魏永祥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唐剑安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长城会创始主席胡大一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葛均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来自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世界心脏联盟(WHF)等各大学会主席/ 候任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循环》杂志(Circulation)、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HJ)等世界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张抒扬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维中、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长城会前任主席张健教授,候任主席丛洪良教授等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专家和同道们出席了开幕式。

大会主席、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院士在致辞中回表示,今年的长城会“三十而立”,正是以“铭记初心,共创未来”为主题,绽放着最好的华年。长城会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会议。陈义汉院士介绍,2019 年长城会的学术内容安排为历史之最,共进行讲座515 场,包括2620 个讲课。其中,中文论坛286 场,与27 个海外及港澳台学会或组织合作,举办联合论坛56 场,五洲会65 场,卫星会40 场,专题会45 场,培训工坊23 场。国内外专家任务次数再创新高,国内专家任务4408 人次,国外专家任务467 人次。

本届长城会参会人数达30 年之最,现场参会2.27万人,包括来自全球45 个国家和地区的253 位外宾。在线学习人数高达233.3 万人次。此外,近年来长城会逐渐形成较大的学术转播影响力。本届长城会期间共转播手术289 台,分别是:长城会手术会场转播手术52 台,19 家医院参与;长城会急诊PCI 实况转播周转播手术117 台,102 家医院参与;长城会心律失常学术周转播手术16 台,16 家医院参与;长城会结构周转播手术101 台,54 家医院参与。

2019 年长城会新增13 个特色新论坛,分别是: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联合论坛、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培训课程、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联合论坛、亚洲心脏病学论坛、长城心血管疾病ICI &CSC 联合专场、冠状动脉介入安全倍增论坛、复杂高危有指征患者(CHIP)论坛、冠状动脉介入复杂病例论坛、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论坛、成人先心、肾动脉去神经论坛、左心耳封堵论坛、体外生命支持论坛、儿童心脏病论坛。

“五洲会”主席魏永祥教授致辞时表示,今年长城会30 年生日也恰逢北京安贞医院建院35 周年,希望长城会和五洲会继续携手,踏稳“强专科、大综合”的步伐,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从“心”出发、有“心”有“肺”,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长城会的前任主席韩雅玲院士表示,30 年来,长城会一直践行“学术、开放、引领、传播”的宗旨。未来,长城会将一如既往地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号召,鼓励学科交叉互动,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既有前沿的声音、又能落地和服务基层,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传承长城精神,不断砥砺前行。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充分肯定了长城会坚持学术开放、引领中国心血管领域走向世界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期许。他表示,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数量众多,且发病趋于年轻化,器械和技术的进步虽然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但未来仍然任重道远。现在的医学发展遇到了“最好的时期”,希望包括长城会在内的各方力量形成联动,汇成凝力,共同推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则从医学教育的角度为与会者带来新的思考。他认为,医学的未来取决于医学教育的情况。我国有着独特的医学教育模式和体系,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等。这种“板块式教育”模式能否真正匹配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值得考量和探索。无论何时都应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多学科发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cxxgbzz.cn/qikandaodu/2020/1103/349.html



上一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居民心血管病防治水平
下一篇:中国新疆民族医药的海外生意经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