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损伤的研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 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亚科β冠状病毒属,与SARS-CoV 同为SARS 相关冠状病毒种,但两者分类呈平行关系,分类于不同

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 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亚科β冠状病毒属,与SARS-CoV 同为SARS 相关冠状病毒种,但两者分类呈平行关系,分类于不同簇[1-3]。大多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引起的症状较轻,截至目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MERS-CoV 和SARS-CoV-2 这3 种[4]。

SARS-CoV-2 感染常引起发热、咳嗽、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严重者可以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与SARS-CoV 感染相比,SARS-CoV-2 感染存在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高传染性,据中国国家疾控中心团队基于425例患者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新冠肺炎基本传染数R0为2.2,更有研究预测SARS-CoV-2 的R0值达到3.28[5]。YANG 等[6]纳入9 000 例患者后预测R0为3.77,传染性明显超过SARS-CoV。受病例数据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但结合当前流行病学研究分析,SARS-CoV-2 传播能力强,且传播范围比SARS-CoV 广。截至2020年4月3日,全球206 个国家出现SARS-CoV-2 感染病例,累计确诊超过100 万例;(2)病死率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COVID-19 粗病死率为2.3%,病死密度为0.015/10 人/d[7];(3)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途径,是否能经消化道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尚需进一步研究;(4)潜伏期多为1~14 d,也有潜伏期长达24 d 的个例,COVID-19 患者在潜伏期内也具有传染性。全人群普遍易感,77.8%的COVID-19 患者年龄在30~69 岁之间,其中50~60 岁年龄段的比例最高[7]。COVID-19 以低热为主,甚至无体温升高,也有患者以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以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8];(5)感染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SARS-CoV-2 还易造成呼吸系统以外的心肌损伤和肾脏损伤等。

2 SARS-CoV-2 与心血管疾病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COVID-19 患者中常合并基础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多见,此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病情较重,死亡风险上升,提示SARS-CoV-2 更易感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该病毒感染会加重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在COVID-19 确诊患者中常合并有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多见。一项荟萃分析纳入6 项流行病学研究共1 527 例确诊患者,指出COVID-19 患者中最常见的心血管合并症是高血压(17.1%,95%CI:9.9%~24.4%)和心脑血管疾病(16.4%,95%CI:6.6%~26.1%)[9]。HUANG 等[10]纳入41例患者资料,指出32%的确诊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15%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15%患者合并高血压;WANG 等[11]分析的138 例COVID-19 患者中14.5%合并心血管疾病,31.2%患者合并高血压;钟南山等[8]涵盖552 家医院1 009 例患者的研究分析得出合并高血压的COVID-19 患者占14.9%,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5%。由于纳入病例数不同以及选择偏倚,上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结果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重,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比例上升[11]。研究分析COVID-19 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现重症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23.7%vs.13.3%)和冠心病(5.8%vs.1.8%)的占比均较非重症患者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总共纳入72 314 例大样本报道COVID-19 无合并症患者粗病死率约为0.9%,而合并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上升至6%和10.5%[7]。合并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 患者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是否存在人群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循证医学证据和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预判并进行更佳的干预决策。此外,7.3%的COVID-19 患者以心悸为初始症状[12],因此对于以心血管系统症状就诊的患者在临床上仍需重视,并注意排查,减少漏诊和误诊。

3 SARS-CoV-2 诱发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在COVID-19 患者中较为常见,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院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相关[12]。多项研究观察到COVID 患者中存在心肌酶谱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异常。HUANG 等[10]报道33%患者伴随CK 升高以及12%患者hs-cTnI 持续升高。WANG 等[11]统计138 例患者中10 例LDH 水平升高,出现急性心肌损伤;钟南山等[8]则指出41%患者存在HDL 升高,13.7%患者CK 指标上升。另一方面,以上研究均指出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者中存在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占22%~58.1%不等,远远高于在轻症患者中的比例[13]。SHI 等[14]发现心脏损伤患者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水平明显升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EN 等[15]纳入99 例确诊患者发现76%存在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50 U/L)且13%患者CK 升高。CHEN 等[16]收集113 例COVID-19 死亡患者和161 例康复患者的临床数据,得出死亡和康复患者的平均CK浓度(参考值范围:≤190.0 U/L)分别为189.0 U/L和84.0 U/L;LDH(参考值范围:135.0~225.0 U/L)为564.5 U/L 和268.0 U/L;高敏肌钙蛋白I 为(参考值范围:≤15.6 pg/mL)40.8 pg/mL 和3.3 pg/mL,组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心肌酶谱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很可能是COVID-19 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无心脏损伤的COVID-19患者与伴有心脏损伤者在年龄和辅助检查结果等方面存在差异。SHI 等[14]根据是否存在心脏损伤将416 例COVID-19 确诊患者分为两组,组间患者性别比例无差异,但与无心脏损伤者相比,伴有心脏损伤的患者年龄大(74 岁vs.60 岁)且多存在高血压等合并症,常出现急性肾损伤(8.5%vs.0.3%)、凝血功能障碍(7.3%vs.1.8%)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超过60%合并心脏损伤的患者表现为多发斑纹和毛玻璃样混浊,而在无心脏损伤的患者中仅占4.5%。GUO 等[17]报道187 例COVID-19 患者中28%存在心肌损伤(肌钙蛋白T 升高大于第99 个百分位数上限),该人群年龄大(71.4 岁vs.53.5 岁)但以男性患者多见,与SHI 等[14]的研究结果类似,存在心肌损伤的患者也常伴有合并症以及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显著升高。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对于存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异常和影像学提示毛玻璃样混浊的老年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更应重视心脏损伤情况,进行最佳干预决策,改善预后。

文章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cxxgbzz.cn/qikandaodu/2021/0508/735.html



上一篇: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抑制剂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的心血管病自动问答系统设计与实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